芷新資訊

避免恐慌 米酵菌酸改名「邦克列酸」

Margot Neal

避免恐慌 米酵菌酸改名「邦克列酸」

衛福部3日公佈,寶林事件再增2案例,至今累計32人受影響。圖爲臺北市衛生局3月26日到寶林茶室信義A13店進行調查。(臺北市衛生局提供/蔡佩珈臺北傳真)

寶林食物中毒案燒不完,衛福部昨晚公佈,再增2案例,至今累計32人受影響。衛福部昨日開專家會議,拍板即日起「米酵菌酸」更名爲「邦克列酸」,避免望文生義造成恐慌。衛福部次長王必勝表示,經歷不幸事件也是寶貴經驗,將由食藥署研擬指引,提供食品業者與餐廳業者避免毒素產生的處理原則。

鑺辫摦澶у湴闇囷紡鍙楀洶澶╃帇鏄熷ぇ妯撹秴閬�12灏忔檪 搴峰濂宠�佸斧鏁戝嚭鐩存帴閫佸線娈剙椁�

衛福部公佈,昨晚通報再增2案例,分別爲62歲男性和30歲女性,兩人均是在3月24日用餐後出現腹瀉、嘔吐等症狀,現在已經返家休息。

整起案件至今累計2人死亡、4人在加護病房、2人在一般病房、其餘24人則返家休養,至今累計影響人數達32人;病患體內驗出邦克列酸累計達到22人。

狼王的致命契约

北市另有4名患者在加護病房救治,已有一位意識回覆正常,這代表腦部傷害較輕微,肝衰竭、肝腦病變的機率較小,較有機會評估肝臟移植。

衛福部昨天舉行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專家會議,王必勝表示,與會專家一致認同米酵菌酸翻譯不到位,臺灣日常生活食用非常多的米制品,擔心「米」字可能造成不必要恐慌,決定改名。未來使用名稱不以其他食物名,即起米酵菌酸改名邦克列酸(Bongkrekic acid)。

臺北市衛生局長陳彥元表示,專家會議內容與北市前幾日呼籲相同,討論將米酵菌酸納入常規毒物檢驗,如遇重大食安案件,第一案例出現後就應查扣所有食材,而非依照食藥署現行規定只查扣食餘,但這並非地方政府所能處理,有待尋求共識。

另外,臺北市政府查出寶林茶室案8家業者、10項醬料或澱粉製品,主要調查下游、製程跟生產管理方式,北市衛生局3日說明,在來米粉被查出作業環境不符規定,由臺南市要求限期改善;從越南原包裝進口的「粉卷粉」共銷往13處,當中4處下游符合規定,剩餘9處下游各縣市正在調查中;而從中國大陸原包裝進口的「白木耳」,仍在調查下游。

瀹佸痉鏃朵唬锛氬叕鍙稿嚌鑱氭�佺數姹犳鍦ㄨ繘琛屾皯鐢ㄧ數鍔ㄨ浇浜洪鏈洪」鐩殑鍚堜綔寮�鍙�

涓扮敯鏌柉杈�4S搴楀挩璇� 12搴ц�冩柉鐗硅祫璁�

鐙�嬪�殑鐢╀綆娼噸鍥炰箰澶╋紒鎯婂枩寮�鐞冦�屽ぇ璺抽檲鏅ㄥ▉搴旀彺銆嶈嚜鍢叉病琚墦鍊�


Copyright © 2024 芷新資訊